okooo手机官网下载让物料处理更简单
全*咨询热线:13803920360

鱼儿“上岸”生猪“上楼”茄子树”水稻山”→中国式现代化之农业新图景

来源:okooo手机官网下载    发布时间:2024-01-01 01:58:05

产品介绍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驱动力。有了农业科学技术的加持,很多以往想都想不到的新鲜事出现了,有些甚至颠覆了你我的想象。岸上能养鱼,生猪住高楼,茄子长上了“树”,山区旱地也可种“水稻”……

  在这片有着数千年农耕文明史的广袤大地上,一幅幅中国式现代化的农业新图景精彩呈现。

  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强化农业科学技术和装备支撑”。会场内外,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就此话题,听听代表委员的真知灼见,看看科技赋能下祖国大地上的现代农业新图景代表委员建言献策

  采全国人大代表、山东五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姜卫东:乡村振兴,要有科技支撑。不难想象,未来随着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田间不见农人影,唯有农机独自忙”将成为常态。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印遇龙:农业现代化要以科技为突破口,节本增效,低碳减排,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进一步做好农业规划科学化、农业装备智能化、农业管理数字化、农业种业国产化、农民培训常态化、农民职业专业化。科技与现代化是手段,兴农富农才是目的。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单杨:坚持农业科学技术自立自强,重在“种”,强在“新”。要加快以种业为重点的农业科学技术创新,鼓励开展为产业提供支撑的基础性与应用性科技攻关,大力发展数字农业、智能农业,着力解决乡村全产业链各环节“卡脖子”难题。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百色市田东县农业农村局芒果试验站站长陆弟敏:问“技”于粮,是切实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一方面要加快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强良种技术攻关,提升关键育种技术水平;另一方面要提升农业机械化和智能化发展水平,释放粮食生产潜力。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科院)副校(院)长王娟玲:要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农业科学技术创新与农业生产、农业产业、农业经济紧密结合,加大创新转化推广力度,最终形成科技成果不断产出、技术转化加快完成、技术应用广泛高效、技术反馈助推科技进步的良性循环。

  走进文山振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养鱼基地,映入眼帘的是几十亩水塘。奇怪的是塘里没有鱼的动静,也看不见养鱼设施。“这个水塘原来是死水,不适合养鱼,我们现在用作二级生态净化池,只投养少量花鲢。”公司负责人徐双福解开大家的疑惑,“真正养鱼是在岸上”。大家沿着徐双福手指的方向,只见一排银色的超级大圆桶沿岸而建。

  每个超级大圆桶就像一个小泳池。“这是镀锌板帆布圆桶,每个大圆桶直径10米、高1.45米,一次可投放7000尾鱼苗。”徐双福带大家来到大桶前,“我们养鱼和传统模式不太一样,这大桶可以称为鱼儿的‘别墅’。可别小看,大桶里满满的‘黑科技’。”徐双福说,技术的突破转变了养鱼方式,实现绿色转型。

  地处云南东南角的文山州鱼类资源丰富,已知鱼类130多种。一直以来,当地的水产品多在池塘、坝塘、网箱,以及自然流水养殖。

  然而,山区半山区限制,养殖池塘面积较小;传统养殖对水体有一定的污染,池塘尾水排放要达标就得上环保设备,增加投入成本;当地缺水,养殖占用水资源……文山州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杨明红说,为严守生态红线、减少水质负荷等要求,文山州开展水产品养殖清退工作,池塘、网箱等养殖面积大幅压缩。“生态红线和水体负荷压力倒逼我们谋求渔业养殖转型。”

  在此背景下,原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徐双福到四川、广西等地“拜师”学习养鱼新技术。“在养鱼基地待了3个多月,终于摸清了让鱼‘上岸’的技术路线年公司在文山州文山市新平街道马厂村租下70多亩地,开启陆基圆桶循环水养殖模式。单产高、饵料系数低、养殖周期短、捕捞简易、节地节水、生态环保……徐双福对圆桶养鱼技术的好处如数家珍。

  鱼种:加州鲈鱼;数量:8000尾;水温:25℃;投放日期:2022年6月……圆桶上的标牌清楚地记录着桶内养殖情况。徐双福拎着饲料桶,用小铲子熟练地扬起饲料给鲈鱼投食。饲料落水瞬间,水面涌动,一条条鲈鱼争先取食,水花飞溅。“哗哗哗……”只见两个进水口不停地往圆桶鱼池注水,奇妙的是鱼池不满不溢。“秘密在大桶底部。”徐双福笑着揭开谜底,“圆桶型”鱼池由镀锌板围成,里面铺设蓝色防渗帆布,底部为锥体结构。“底部我们叫‘鱼马桶’,自动收集鱼的食物残渣和排泄物,随水不间断通过排污管道排出。”徐双福说,“桶‘别墅’水温稳定,干净还富氧,鱼儿生活得很舒适。”“排污管道铺设是个‘核心技术’,保有一定倾斜度是技术关键。”文山州水产技术推广站副站长朱明锌在一旁介绍说,“有两家养殖户‘学艺’没注意到这个细节,结果污水排不出去,养殖以失败收场。”“陆基圆桶循环水养殖模式由圆桶、增氧系统、进水管道、集排污系统、尾水处理系统五部分组成,外加水塘,形成一个水循环的闭环。”徐双福说,通过净化系统处理尾水,转化氮磷等元素,分解有害物质,实现尾水循环利用“零排放”。“独立的供排水系统不仅便于管理,还减少了鱼的病害。”徐双福说,如果哪个桶发生病害或者寄生虫,可对该桶独立消杀、给鱼独立治疗,不会影响其他圆桶中的鱼。

  陆基圆桶循环水养殖技术已被列为绿色发展技术,是循环水养鱼新模式。徐双福到外取经学习后,还对技术进行多项创新提升。“不能简单地照抄照搬。”杨明红说,当地农业农村部门到各地考察,结合本地水资源等情况与企业合力设计蓄供水、成鱼养殖、底排污、尾水处理、供气曝气、温度调控、可视化监控等系统。

  收集鱼儿残渣粪便的排污管道埋在地下,串联起十几个超级大桶,通往尾水处理系统。第一站是一级沉淀池,只见一群黄褐色的本地江鳅正在水面游弋取食。“广西、四川没这么养,江鳅取食水中残饵不仅加速水体净化,还变废为宝每年至少增收6万元。”徐双福对自己的创新颇为自豪。尾水继续向前流动,经过二级沉淀池、过滤坝、初级处理池、曝气池、生物净化池后,流入洁水池。

  洁水池与大池塘一坝之隔,种着水葫芦、芦苇等植物。徐双福说,池里还养着田螺、河蚌等,吸收和滤食尾水中的富余物质,相当于一个小型湿地,尾水过滤净化后成为清水,排入作为二级生态净化池的大池塘后,即可抽上水塔循环利用。“其实二级生态净化池不用那么大,3亩左右的池子就够了。”朱明锌介绍说。

  去年3月,圆桶养殖池建好;去年6月,投放黄金鲫鱼、罗非鱼、加州鲈鱼、罗氏沼虾、江鳅等10万余尾,开始试养;去年8月,又引进高附加值的软鳍新光唇鱼、金元鲃等鱼种;今年,一些鱼已陆续上市……

  “肉质鲜美,没有泥腥味!”徐双福用抄子捞起几条活蹦乱跳的鲈鱼“炫耀”,“已卖了3吨。家长反映说小孩抢着吃,海鲜店老板则夸我们的鱼体质好,说即使一时卖不掉也不容易死。”

  “因为24小时作业的增氧设备不仅提供充足的氧气,还起到仿真野外推水效果,让水流动起来。”徐双福透露了鱼好吃的“秘密”。

  徐双福说,目前公司建有17个陆基圆桶,已启用12个。按1立方米水体养60公斤鱼计算,每个桶可养3000公斤鱼,半年就可上市,气温稳定一年可养两茬。以加州鲈鱼为例,平均价格每公斤35元,每个圆桶产值可达21万元,纯收益4万元—6万元。

  “最高亩产可达48000公斤,是普通精养高产池塘的20余倍。”朱明锌说。

  专家认为,陆基圆桶循环水养殖模式还可配套“养殖尾水固液分离、固态排泄物+发酵池+蔬菜处理、液态排泄物+四池三坝”处理技术,实现水产养殖动物、蔬菜、微生物三者间生态和谐。受生态红线、耕地保护红线双重制约,文山州水产品产量从2018年最高9.2万吨一度锐减了一半以上。自2019年作为绿色循环养殖新模式引进文山州后,当地已建成陆基圆桶循环水养殖基地6家,陆基圆桶90个,养殖水体超1.3万立方米,开展10多个品种试验养殖,效果初显。

  “养鱼上岸”让更多鱼儿“游”回文山。目前,陆基圆桶循环水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技术在广西、四川等地运用较广,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赢”。“圆桶养殖大幅节省了土地资源、水资源,经济效益明显,实现了水产‘绿色高效’发展,前景广阔。”文山州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帅说。

  “智能化水平低、产业链不够长是当前我们圆桶养殖的痛点。”朱明锌说,“接下来我们还要从引‘智’、延链、渔旅融合等方面下功夫,让‘上岸’鱼儿更多造福民众。”

  米白色的外墙、宽大的玻璃窗、方方正正的造型……在湖北省鄂州市碧石渡镇,一栋26层的高楼在当地低矮的农村房屋中格外醒目。或许你会以为这是一处“下乡”的商品房楼盘,但是,这里的住户可不寻常——猪。

  不同于传统养殖场的养猪模式,在这栋高楼里,“二师兄”们坐电梯上楼、住楼房“宿舍”、享智能投喂。现代化养猪新模式吸引了各界关注和热议。

  2022年12月28日上午,这栋26层的大楼里,平均重量300余斤的138头生猪乘坐专用电梯到达负一层,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走向出猪通道……这是自当年9月底投产后,这栋养猪大楼首批出栏上市的商品猪。

  工作人员在中控室对各楼层的温度、湿度、喂料喂水等环节进行智能化的精准控制,同时通过高清摄像头对猪舍各个角落进行无死角监控(2022年10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程敏摄

  走进大楼,记者看到人、猪、物、料等均有专用通道,环境整洁干净。来到这里,就像是走入一座现代化工厂。一楼中央控制室内,大大小小的屏幕上实时显示着每层楼的供水供电、温度湿度、饲料投喂等信息。

  养殖项目负责人、湖北中新开维现代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金林说,“楼房养猪”采用封闭式管理,每层楼其实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避免人员、物资、猪在各层间交叉流动,人员进场前要经过严格的消毒工序,从而有效降低疾病传播风险。

  “生猪进楼和出楼,都要通过这里。”在负一层,金林指着眼前的大电梯告诉记者,这种最大载重达10吨的专用电梯在楼内一共有6部。在卸猪区下车后,生猪通过地下通道进入大楼负一层。数百头猪可同时坐电梯上楼,到达相应楼层后,再由饲养员引导分别“入住”自己的“宿舍”。

  在大楼各楼层都配套自动化控制系统(2022年10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记者在3层的“猪舍”看到,这里与传统养猪“脏乱臭”的环境不同,并无明显异味,随处可见定位栏、智能环控、精准饲喂等设备。3层至26层,每层楼约1.4万平方米的空间,还设有配怀舍、产房,以及保育、育肥区。

  “猪吃多少饲料、喝多少水,室内温度湿度,都看得到,便于实时了解它们的饮食、健康状态。”金林说,大数据系统能对各楼层中的生猪饲养水平和健康状况进行记录并分析,及时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对饲料等进行调整优化。各楼层的温度湿度控制、喂料喂水等环节都实现了自动化,通过精准控制,提供更优的生长环境。

  实际上,猪早就“住”上楼房了。报道显示,早在2000年以前,福建晋江五里工业园区,就有农牧公司盖了3栋5层楼的猪舍。近些年,试水楼房养猪项目的企业并不少见。广东、山东、河北、河南、浙江等地都出现了楼房养猪项目。

  在湖北省养猪行业协会会长潘向阳看来,这一轮高楼养猪热,主要是受资本驱动。在上一轮猪上行周期背景下,一些企业挣得盆满钵满,形成资本洼地效应,牧原股份、新希望等头部猪企均已布局楼房养猪,甚至许多房企、互联网企业都进入生猪养殖行业。

  工作人员在巡查生产设备(2022年10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这些养猪大楼共同的特点是“高产量”。金林介绍,这栋26层的养猪大楼最大存栏量约30万头生猪,满产后年出栏量可达60万头。如此大的规模,需要多少人来养呢?金林告诉记者,养猪大楼全面投入使用后,每一层的工作人员只需要10—12人,就能管理万余头猪的吃喝拉撒睡,相比传统的养殖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了人工成本。

  2022年12月28日,第一批生猪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依次通过专用电梯、出猪通道到达出猪站。(受访者供图)

  “高楼养猪能够节约用地。”长期关注生猪养殖行业的华中农业大学研究员陈顺友也认为,在高度集中的基础上,便于实现机械化、智能化养殖,同时降低用工成本。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推进畜禽规模化养殖场和水产养殖池塘改造升级”。2019年底,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关于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提出,“养殖设施允许建设多层建筑”。潘向阳说,这一模式对农业养殖用地和安全性提出了挑战,对现代化农牧企业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便捷高效运营楼房养猪也带来很多技术上的创新和突破。

  记者了解到,为保障室内卫生,鄂州这栋26层养猪大楼每层的地面都有一定角度的倾斜,便于顶部的自动喷淋系统和地上的清洗管道出水后,水能够顺着地面汇入污水排放系统,最终进入污水处理中心。

  要想养猪,拿到用地指标、过环评是必过的两关,但这两关并不容易过。金林说,楼房养猪在能够节约大量用地的同时,配套的环保设施与楼房同步审批、同步建设和同步运营,同等规模下,养猪变得更省地、环保配套更便捷,有效解决传统生猪养殖痛点。

  从平房搬进楼房,高楼养猪绝非赶猪上楼这么简单。高层养猪是一系列创新的集成,环保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一系列创新的背后是用工业化的思维做现代化农业,不失为养殖行业向集群化、精细化和绿色化发展的创新举措。但高楼养猪能走多远,还有待市场检验。

  高企的成本首先是高楼养猪必须迈过的“第一道坎”。养猪看似门槛低,一旦集中养殖,特别是建设高层建筑打造现代化养殖车间,则需要前期投入大量的资金。金林介绍,同样的养猪大楼该公司规划了两栋,设计年出栏生猪量120万头,总投资40亿元。

  工作人员在巡查智能化产房(2022年10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业内人士透露,养猪大楼的平均成本要比传统平层猪场高出30%左右。有报道显示,某公司目前已投产运营的楼房养猪平均单头投资成本约2500元。

  除了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社会公众对高楼养猪的疫病防控、卫生状况和产出的猪肉品质也有担忧,且不乏质疑之声。

  根据公开信息,多数养猪高楼采用“水泥+金属”的毛坯房结构,猪在楼层内可以自由窜动。有专家也指出,高楼养猪如何在高密度养殖的情况下把控好生物安全防线,是时刻需要警惕的风险点。

  对此,金林介绍,为避免将细菌、病毒带入养猪车间,对养猪大楼进行封闭式的分区管理,猪舍里设有智能化消毒系统,员工实行每两周休假离园区一次,再次进入前需要3次洗澡消毒,通过干烘消毒等程序后进入养猪大厦,吃饭则由园区食堂单独供应。

  生猪“上楼”后,猪肉品质会不会“打折扣”?潘向阳表示,与散养猪的风味、口感可能会有一定的差异性,但不用担心品质。并且,养殖企业还可以通过光照、通风等智能调控系统来改善生猪养殖环境。

  据市场机构分析,目前,规模化养猪约占生猪养殖量的20%—30%,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刺激下,以高楼养猪为代表的规模化养殖或将成为未来的“风口”。

  不过,风口之下,猪能不能飞起来?潘向阳等业内人士认为,要保持高楼养殖模式的可持续性,首先得选好养殖品种,多产仔、多育成,做好污水处理等环境控制工作,把握好猪健康这一关键;在运营管理上,也要优化管理,保障高效运行的同时,确保生产安全,提高效率和盈利能力。高楼规模化养猪场前期建设成本投入大,更需有效应对猪周期,未雨绸缪。陈顺友指出,从专业的角度,高楼养猪的工艺有待进一步规范,建议制定行业标准,通过标准来引导科学建设、规范管理。

  三四十根紫色长茄,错落有致地垂挂在一棵3米多高的树上,像极了古代仪仗伞盖上的流苏。

  在位于深圳市大鹏新区的华大万物试验基地,仅一间蔬菜大棚内,这样的茄树就种植了400余棵。它有个吉祥讨喜的名字:多宝茄树。

  “树上不仅长茄子,还可以嫁接很多作物。”头戴草帽的大棚管理人叶自文师傅,利落地用高枝剪剪下一串红色的小番茄和三个茄子。“尝尝,口感比外面卖的好。”叶师傅热情地说。多宝茄树从何而来?前景如何?本报记者一探究竟。

  1977年参加高考的叶志彪,考入当时的华中农学院。毕业后,他留校工作,从事蔬菜遗传育种及蔬菜生物技术研究。

  叶志彪很早就关注青枯病防治。青枯病又称花生卷叶病。在高温多雨的长江流域以南,这是茄科蔬菜的重要病害之一。其症状是蔬菜叶片还未退绿变黄干枯前,植株快速脱水、青枯、凋萎。“

  夏秋原本是农民收获的季节,一旦发生病害,茄子、番茄、辣椒成片成片地死。我一直想解决这个问题,也看好潜在的市场。”湖北乡香茄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乡香茄)总经理秦传顶,向记者讲述了10年前他和叶志彪团队合作培植多宝茄树的缘起。

  在国内,用托鲁巴姆砧木嫁接栽培,是茄子、番茄等蔬果抵抗青枯病等土传病害有效方法之一。

  砧木是果树嫁接苗的基础,通常是果树的根干部分。枝头上的嫁接部分,则称为接穗。托鲁巴姆,原产美洲地区,介于草本和亚灌木之间,属野生茄子类砧木品种。

  叶志彪称,他的团队一开始致力解决的是番茄病害。“我们发现,在南方土壤酸性较强的地区,托鲁巴姆的抗性逐渐衰减,于是开始寻找更优良的品种。”他说。叶志彪团队不断进行杂交试验。亲缘关系近的,难以增强抗性;关系远的,不易杂交成功……最终,他们运用胚抢救技术,培育出托鲁巴姆和另一种野生茄子杂交的砧木幼苗,多宝茄树诞生了。“

  因为是两种茄子杂交培育的砧木,嫁接茄子的亲和性最强,所以,在推广展示时,树上以茄子为主。”叶志彪说。各色茄果挂满枝大棚内,地上一个纸箱中堆满了深紫色的枝条,每根长度不到20厘米,外围缠绕着透明的薄膜,头部是嫩绿的新芽。

  “这就是茄子的接穗,上面缠薄膜是为了锁住水分。”叶自文一边说着,一边带记者来到一棵茄树前。只见他从衣兜里掏出美工刀,像削铅笔一样,将接穗底部削出两三公分长的楔形,然后剖开树上一根绿茎,熟练地把接穗去,最后用透明薄膜将嫁接处缠好。

  “在春天,我们嫁接的成功率在99%以上。你来得早了一点,如果是四五月份能看到一整片茄子林。”叶自文说。在这个将近8亩的大棚外,基地内还露天栽种了近万棵多宝茄树砧木,目前正在陆续嫁接。据叶志彪介绍,托鲁巴姆砧木和多宝茄树砧木,两者高矮相比,如同普通人与篮球运动员的区别;粗细相较,差不多是拐棍和碗口的差异。更为高大粗壮的多宝茄树砧木,不仅病害更少,而且产量更高。

  “传统茄子是一年生的作物。用托鲁巴姆嫁接的接穗也是一年生,每年都要重新嫁接。我们的多宝茄树,两三年内无需重新嫁接,大大节约劳动成本。”叶志彪说。

  “多宝茄树改变了茄子原本的物种特性,茄子由草本植物变木本植物,一年生变多年生,一次种植多年结果,颠覆了传统茄子的栽培模式,解决了茄科作物一年一种、轮作换茬的问题。”秦传顶说。

  据他介绍,在15℃—35℃适宜温度和气候条件下,多宝茄树可边开花、边结果、边采收。一棵直径约6—8厘米的大茄子树,一年最高可产上千斤。与托鲁巴姆砧木相比,多宝茄树砧木的另一优势无疑是“多宝”。托鲁巴姆砧木只能嫁接茄子和番茄,多宝茄树砧木则已成功嫁接枸杞、人参果和烟叶。

  记者在大棚内看到,同一棵茄树上,紫茄、番茄和烟叶,各个长势良好,互不影响;单说茄子,同一棵树上就有长的、圆的、紫的、白的、黄的,形色各异;长茄子的枝条挂满紫茄;长番茄的藤蔓上,青色的小番茄正在茁壮成长……“

  一棵茄子树上可同时嫁接多种茄科植物,这是多宝茄树的魅力所在。”秦传顶说。

  “这是我们的超级物种……下面是番茄,上面是茄子。想一想如果家里的阳台有这样一棵树,你家的生鲜还需要担心吗?”短视频里,华大集团首席执行官尹烨卖力地推荐多宝茄树。据秦传顶介绍,在多宝茄树通过媒体传播打开一定知名度后,深圳华大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主动联系乡香茄。2022年,华大集团旗下的深圳华大万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大万物)和乡香茄,共同出资创办深圳万物香茄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物香茄),负责多宝茄树项目。叶自文告诉记者,试验基地几乎每周都要接待多宝茄树主题的研学活动。“对都市农业、庭院经济、农旅结合等应用场景而言,多宝茄树是非常好的物种。”华大万物总经理刘欢说。据了解,出于成本考虑,万物香茄公司更多聚焦B端客户。河南新乡、湖南怀化、云南元阳等多地农业园区都已引进多宝茄树。“多宝茄树是传统茄科蔬果种植很好的补充。”刘欢说。种植时间越长,多宝茄树的成本优势体现得越明显。但购买砧木苗的前期投入和最初有小半年不能结果,让不少种植户心存疑虑。叶志彪认为,前期投入成本高是阻碍多宝茄树替代茄科作物传统种植方式的重要因素。他的团队希望实现从“卖苗”到“卖种”,以降低农户种植成本。“降本首先要标准化种植,还要进一步提高抗寒性。”秦传顶表示,虽然多宝茄树实现了多年生,但对越冬有温度要求。目前,多宝茄树更适宜在冬天气候温暖的两广地区露天种植,在北方则需要常温大棚。在刘欢看来,降本并非难题。“砧木可以嫁接经济价值更高的作物。现在我们已成功嫁接了枸杞,而枸杞苗传统种植也要第二年才挂果。多宝茄树当砧木就有优势了。”他说。刘欢表示,华大万物介入多宝茄树项目后,将“能找到的茄子都做了基因测序”。“我们关注多宝茄树这样的超级物种,是希望探索具有颠覆性的未来农业场景。”他说。

  地块二,折合亩产736公斤……”去年10月底,在云南开远市中和营镇旱地水稻种植示范区里,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和当地村民一起测产。

  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在云南开远市杂交稻旱种测产现场。(新华社发 李雪琼摄)

  530多亩平均亩产661.81公斤!“都是优质稻,产量高、口感好。”朱有勇对结果很满意。中和营镇的旱地水稻种植示范区是云南推动水稻旱地种植,解决山区农民口粮的一个缩影。

  水稻,自古以来都是种在水田里。我国一些山区,群众没有水田,不能吃上自己种的大米。为破解这一难题,山多旱地多、水稻产能不足的云南,近年来积极选育适宜旱种的杂交稻品种,并集成轻简化种植模式,让水稻“上山”,开辟了稻谷生产新途径,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体现。

  中和营镇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区:缺水,气候干旱。多年来,中和营镇只种耐旱作物。朱有勇说,脱贫之后,大米成为基本口粮,但要到市场去买,当地村民特别想吃自己种的大米。

  水稻旱作,并不是把水稻插在旱地里那么简单。朱有勇团队面临的首个问题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禾本植物分蘖能力。朱有勇说,分蘖,通俗地说是一棵秧插下去长成一丛稻株,一粒稻谷变成几十粒,水稻淹水种植,需要在水里才能完成分蘖。

  团队利用杂交优势育成的系列新品种,能实现在旱地与在水田里一样分蘖旺盛,并且根系发达扎得深,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强,抗旱能力增强。

  除草也是令农民头疼的事。旱地杂草比水田多得多,旱地水稻出苗后,适逢高温多雨季节,杂草长势快,种类繁多,与秧苗争肥、争水、争光,导致旱稻减产。原来许多村民看到草出头才除草,研究团队为村民提供杂草萌芽期封草技术,选择适用除草剂,便能及时有效解决杂草问题。

  还有水肥管理技术,一下子让老百姓掌握很困难,科研团队就办培训班、搞示范田,让大家看到成果,相信水稻旱地种植技术。

  朱有勇说,他们的技术突破了两个关键难点:一是利用杂交优势突破水稻旱地种植分蘖不足的难点,育成旱地条件下分蘖旺盛的“滇禾优615”等系列品种;二是基于旱地杂草的生长发育规律,研发出水稻旱地种植的封草技术,解决旱地杂草危害严重的问题。

  随后,朱有勇团队在中和营镇做示范。一开始定的亩产目标是500公斤,而测产下来,最高达736.28公斤,超出朱有勇的预期。

  多云南澜沧县竹塘乡云山村蒿枝坝村民小组405亩旱种杂交稻获丰收,总产28万公斤。“村民人均可得稻谷逾千公斤。”朱有勇说,村里只有旱地,以前村民吃大米要去市场上买,因推广旱种杂交稻,村民实现了“大米自由”。

  云南山区面积大,水资源分布不均,许多地区水稻种植缺水。水稻专家、云南农业大学教授杜云龙说,杂交稻旱种需水量不高,可充分发挥云南山地产粮的潜力。

  为集成推广最佳种植方式、最少药肥用量、最省人工投入、最大产量效益的旱种绿色高效轻简化栽培技术,云南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农技推广部门、群众等形成合力,积极培育生产主体、建设示范基地,辐射带动技术应用。

  022年,云南出台杂交稻旱种推广实施方案,以海拔1700米以下雨热资源丰富的中低海拔区旱地作为重点,推广种植50万亩。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正高级农艺师道金荣介绍,有关方面还建立专家指导组,强化技术指导服务、加强技术集成创新,确保实现预期目标。

  西双版纳州去年旱种杂交稻面积10.6万亩。“最高亩产550公斤,最低400公斤左右。”州农业科学研究所高级农艺师普丽花说,前几年州里进行旱种试验,与经济作物套种,积累了一定经验。2022年利用无法种植大春作物的田地种植,为群众提供农资补助、技术指导,推广机械化、半机械化的种植模式。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与农药管理处负责人介绍,云南按每亩200元的标准,安排1亿元的推广资金,以补助农资等形式,减轻农户种植负担。“我们免费提供种子、育秧农资。”开远市灵泉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荣建文说,他们已在平缓旱地推广100亩旱种杂交稻,群众接受度较高。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数据显示,全省杂交稻旱种2022年试点任务超额完成,今年预计推广面积不少于50万亩。开远市灵泉街道崩打村种植户张伟去年尝试杂交稻旱种,2022年种植面积4亩多,平均亩产超400公斤。在农技推广部门指导下,张伟全程按技术规程种植,获得丰收。

  相对于普通水稻,尽管旱种的杂交稻需水量较少,但种植地年降水量仍需满足一定标准。“大部分适种的南方山区,靠自然降雨就能实现水稻生产,可节约生产用水等成本投入。”朱有勇说,新技术还省去育秧、插秧等环节,在整地、播种、施肥、施药、收割等环节更加便利机械化操作,省工省力成效明显。

  有关学者认为,杂交稻旱种利用传统旱地种植水稻,开辟了稻谷生产新途径,对推进我国缺水并适种地区种植稻谷,进而保障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需加强工作力度,扩面提质。

  目前,云南已选育适宜不同海拔高度的“滇禾优615”“云陆142”等杂交稻品种,它们具有耐旱、抗病、分蘖力强、丰产稳产、适应性强等特点,利于在不同地区开展旱地种植。云南农业大学稻作所博士李娟介绍,全省大面积推广的“滇禾优615”是该所与企业联合选育适宜旱种的杂交稻品种,该品种利用杂交优势在旱地条件下根系分蘖依然旺盛,并具有耐冷的优势。全省10余个点位测产统计显示,该品种的平均亩产逾500公斤。

  云南通过建设旱稻核心示范区,通过示范辐射带动不同地区的旱稻生产,扩大对周边群众影响力。杜云龙介绍,在一些经济条件好、交通发达的区域,可实行经济作物或果林与杂交稻旱种相结合,促进土地的多元化种植与利用。

  朱有勇说,新技术推广要一步步走。农民需要掌握“最后一公里”的技术,完全接受需一定时间,农业科学技术人员要稳扎稳打。“针对杂草防治、虫害防控等内容,科研部门集成技术体系,并培训农户。”

  2015年,朱有勇作为中国工程院驻村科技特派员在云南澜沧县驻村帮扶,把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推广冬季马铃薯、林下中药材等科技成果,开办农民技能培训班,助力当地群众脱贫摘帽。现在,朱有勇团队在澜沧县竹塘乡蒿枝坝村推广405亩水稻旱地种植,村民人均获稻谷逾1000公斤。

  “论文不要锁在抽屉里,不要贴在墙上,论文要写在大地上。”朱有勇说,农业科学技术人员要接地气,成果也要接地气,科研成果就能真正地给老百姓带来效益,创造价值。他希望杂交稻旱种技术走出云南,让更多山区群众吃上自己种的大米。

标签: